n140161

近年来,美国在稀土领域面临着诸多困境,对中国稀土供应的依赖使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

近年来,美国在稀土领域面临着诸多困境,对中国稀土供应的依赖使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。美国一直对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耿耿于怀,全球近九成的稀土加工能力掌控在中国手里,这让美国如坐针毡。随着中国对稀土出口政策的调整,美国急切地想要寻找新的稀土供应渠道。而缅甸,因其稀土产量的迅猛增长,在短短数年间一跃成为全球稀土产量前三的国家,成功进入了美国的视野。2024年中国进口的7.73万吨稀土中,有4.4万吨来自缅甸,占比超过一半 。或许正因如此,美国觉得有机可乘,开始打起了缅甸稀土的主意。近日,有知情人士透露,特朗普政府正私下探讨一系列建议,这些建议若落实,可能会让美国对缅甸的长期政策发生明显转向。其核心目的就是想动摇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,把缅甸储量丰富的重稀土从现有的中国供应链中截胡出来,转而服务于美国的战略需求。为实现这一目的,特朗普政府谋划了两套方案:一是与缅甸军政府谈判,充当“和平使者”,试图促成军政府与克钦独立军达成和平协议,以便介入稀土开发;二是绕开军政府,直接与控制着缅甸北部大量稀土矿区的克钦独立军合作。 然而,特朗普政府的如意算盘恐怕很难打响。从运输层面来看,克钦邦地势险峻,基础设施极度落后,要把稀土从高原地区运往印度,再转运到美国,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若要实现运输,美国需投入巨额资金改善缅甸交通等基础设施,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,也不是一笔小数目。而且,缅甸是中国的邻国,长期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,美国想把缅甸稀土从中国供应链中截胡,中方自然不会坐视不管。再者,美国在稀土领域的短板关键卡在加工技术这一环,就算美国真的能从缅甸获得稀土,在稀土加工能力上,与中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。印度近年来虽努力实现稀土“自给自足”,但至今加工能力依旧有限,连自身需求都难以满足,更无法帮助美国高效加工稀土。尽管特朗普政府的“截胡”计划困难重重,但也不能掉以轻心。美国从未放弃在稀土加工技术上的追赶,以及盟友体系内的协同布局,即便短期难以突破,长期来看仍存在隐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