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140161

【今日聚焦:致命格栅板,吞噬六学子!安全口号难填血泪槽!】浮选槽内的矿浆温度高达

【今日聚焦:致命格栅板,吞噬六学子!安全口号难填血泪槽!】

浮选槽内的矿浆温度高达60℃,混合着强碱、油酸和重金属离子。

六名年轻大学生坠入其中,如同陷入滚烫的水泥池!

致命的格栅板、浮选槽

“浮选槽里面是矿浆,人掉进去动不了。”

东北大学一名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声音低沉。

他了解那些夺走同窗生命的工业怪兽——

十几米深的浮选槽里,“类似于泥石流”的矿浆足以让任何跌入者瞬间失去挣扎的可能。

2025年7月23日10时20分,内蒙古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内,一块格栅板突然脱落。

六名平均年龄20岁的大学生,集体滑向死亡深渊。

当救援人员最终将他们打捞上来时,医护人员只能确认一个冰冷的事实:

全部溺亡。

但是,他们的“溺亡”,可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那种样子!

安全承诺下的致命漏洞

就在悲剧发生前13天,“中国黄金内蒙古矿业”官微还在宣扬:

他们7月11日召开的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。

文章声称,企业“持之以恒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”,信誓旦旦地表示要“树牢安全生产的系统思维与底线思维”。

更讽刺的是,今年2月25日,同一公众号发布捷报:

浮选车间顺利完成一二系列混精二层平台地面格栅板更换。

同时,还骄傲宣布:

“2024年安全环保事故为零、职业健康事故为零、安全生产事故为零”。

这些被精心修饰的安全承诺,在7月23日的断裂声中化为泡影。

格栅板——这个本应保障安全的工业设施,成为吞噬生命的陷阱。

一名曾去过这个车间的学生,一针见血指出:“如果是7个人站在(格栅)板上,可能板子会受不住”。

当六名学生和一位老师同时站上这块板材时,悲剧发生了!

选矿行业从业者沉重道出残酷现实:

“浮选槽中的矿浆水含有悬浮物、化学药剂和重金属离子,具有腐蚀性和高温风险,人掉进浮选槽,基本没有生还的希望”。

矿浆地狱中的绝望挣扎

浮选槽的真实面目,远超常人想象。

矿浆密度远超普通水流,人在其中如同陷入粘稠的水泥池,挣扎只会加速下沉。

而浮选槽内还暗藏旋转叶轮,如同隐藏的绞肉机。

更令人心颤的是:

铜钼浮选机内的矿液正常温度高达60℃。

当六名学生坠入这片混合着强碱、油酸和重金属离子的滚烫泥潭时,他们承受的不仅是窒息之苦,还有化学药剂对呼吸道的灼烧。

“类似于泥石流”的矿浆特性,决定了任何跌入者都难以动弹。

一名网友在社交平台描述道:

“人在矿浆中会因恐惧而惊慌失措,本能地大力挣扎,这可能会使情况更糟”。

47分钟救援,如同与死神的漫长拔河。

当六个年轻身体最终被打捞上来时,医护人员面对的是已无生命迹象的躯体。

唯一幸存的老师身体受伤,而心理创伤可能伴随终身。

纸上安全与残酷现实的撕裂

涉事矿企的安全管理,呈现出令人心寒的双重面貌。

在2020年12月的一篇文章中,该企业描述浮选车间员工面对溢流管堵塞时,

“拿起钎子及水管进行疏通”的场景,将其美化为“团结一致,发挥主观能动性”。

这种对危险操作的诗意化包装,暴露了企业对安全风险的漠视。

安全生产专业账号直指问题核心:

“格栅板作为防护设施脱落,暴露出设备维护缺失或设计缺陷。

一般有格栅板的地方都有高落差,维修人员现场巡检时也应格外小心”。

当六名学生同时站上格栅板时,这块长期处于腐蚀环境下的金属板材,终于承受不住本不该承受的重量。

而实习安排本身也存有隐患。

一名学生透露,类似实习“大二大三大四会组织四次”,并指出一个关键细节:

“平时除了检修设备,没有员工在机器旁边”。

但实习参观时,“学生加老师会比浮选车间员工多”。

当大量缺乏工业经验的学生涌入高危区域,风险几何级数攀升。

大山里飞出的金凤凰折翼

在遇难者中,有一个来自湖北小县城的男孩。

他的家“从市区去往小县城要一座座山连着一座又一座,穿过隧道又继续穿,是大山里面的贫困区”。

他依靠自身努力考入985高校,成为全家人的骄傲。

同学回忆他“爱学校,勤工俭学,不怕吃苦,特别爱分享生活,甚至喝ad钙奶都会分享出来”。

这个才21岁的青年,有着最质朴的生活热情。

事故发生后,他的家人经历了心碎之旅:父母、姐姐和女友一家从小县城辗转飞往呼伦贝尔,“中转了7个小时才到”。

对他们而言,这趟旅程不是迎接孩子学成归来,而是辨认一具被矿浆侵蚀的遗体。

遇难学生最后一条动态写着:“我想开学”。

简单四个字,成为青春戛然而止的残酷注脚。

企业公众号上那些“零事故”的标榜,在六具年轻遗体前显得苍白可笑。

安全会议上的豪言壮语,被浮选槽里60℃矿浆蒸腾得无影无踪。

遇难学生的社交媒体上,“我想开学”四个字永远定格。

而安全规程上那些被签字确认的检查项,如同六个年轻生命无声的诘问:

下一次格栅板检查,是在悲剧发生前,还是在通报材料里?

什么时候,才不会如此“虎口”吃人?

(来源 : 冯站长之家 原创冯站长之家 文|丰 詹)